熱心鄰居上前一問,男子道出苦水:妻子焦慮孩子教育,給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輔導班和興趣班。孩子平時、周末都要上課,在家還有線上課,一家人一起吃頓飯都難。
即便如此,妻子還因為焦慮孩子學習晚上睡不著,和他吵了一夜。今天他飯后想看下電視,妻子讓他“要看出去看!”于是他就慪氣把電視搬到大街上看。
網友們眾說紛紜,有人說中年人不易,中年家長更不易,社會壓力大,培養孩子壓力更大。
還有人說妻子太難了,嫁了一位對孩子教育甩手不管還無法自持逃避現實的巨嬰老公。
也有調皮網友揭露“真相”:這是某品牌電視機的廣告營銷!——潛臺詞:這么離奇的事情,只有蓄意的廣告營銷才會做得出來。
不論此事是否如呈現出來的那樣真實存在,不可否認,“如何培養孩子成才”已成為當今千千萬萬家庭的關注焦點。
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你選擇了掙錢,不去管教孩子,等孩子長大了,你幸幸苦苦掙一輩子的錢,都敵不過他敗家那一年?!?/p>
而夫妻倆如何同心協力養育好孩子,更是成為許許多多家庭無法繞開的難題。
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,加上“男主外女主內”的傳統思想,許多父親默默地把育兒的擔子留給了媽媽,以至于近年來網絡上新生出“喪偶式育兒”、“詐尸式育兒”等一類略諷刺、不善,又部分寫實的離奇詞兒來。
于是,很多媽媽直接“剝奪”了爸爸的育兒權利。但另一方面,育兒這項艱巨任務確實又不能僅靠媽媽一己之力包攬天下。
于是,可能用得上的勞動力都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添加到育兒中來——爺爺奶奶、外公外婆、七大姑八大姨、保育阿姨等——形成了比較復雜的家庭共育生態圈。
不少過來人深有體會:
孩子小的時候,照顧身體和生活起居是第一要務,婆婆、媽媽等女性撫養者的作用顯著;
而隨著孩子長大,不限于養育而需要更多的教育時,爸爸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。
根據生活經驗,我們也能細數出爸爸能在哪些方面給孩子賦能:
不能忽略的中國社會現實是:對比女人,10個男人中估計有7個不擅長家務勞動,帶娃之類的瑣事,更比工作要命;加上現代社會的經濟壓力大,雖然同是上班,很多男人還是有“男主外女主內”的集體潛意識。
另外,伴隨電子游戲、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男性,如果不是有意識地讓自己放下手機、電腦,恐怕很難在下班后自覺、自動投入育兒。
既然爸爸如此重要,但爸爸又不積極參與,怎么辦?
媽媽們只能干著急?
轉變觀念 - 爸爸育兒也很行 創造條件 - 讓爸爸做好育兒準備 相比媽媽備孕、懷孕期間的身體準備、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,留給準爸爸的準備時間和條件是少多了。 如果說準爸爸的黃金準備期已成過去式,那也不必懊惱,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每跨越一個階段之前,都是爸爸充分做好思想和行動準備的機會。比如幼升小,小升初,初升高,上大學,找工作。 有哪些任務是由爸爸完成最佳?夫妻間可以提前做好盤點、分工和籌劃。
揚長避短 - 發揮爸爸優勢
孩子要因材施教,爸爸要“量才而用”。 爸爸擅長“玩”,就讓爸爸帶著孩子玩出健康(體育運動),玩得開心(心理調適),玩出品質(毅力、自信),玩出好朋友(社交、同理心)。
忌哪壺不開偏提哪壺——逼爸爸學習和處理不擅長也不感興趣的日?,嵤?,效果往往事與愿違。誰都知道,被逼著做事,怨念大,效果差。
除了可以陪孩子玩,寶藏爸爸們可能還有許多不可或缺的育兒資本:
經濟資本
“鈔”能力和其它物質條件 這點不必多說,大家自然很清楚。
文化資本
語言能力,學業知識,社交禮儀,心理品質 有些內容也許不需要上輔導班、興趣班,爸爸平日里多加留心,就可以在孩子幼年期陪伴玩耍的時候,激發出孩子的興趣,讓孩子持續不斷去自主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。
社會資本
社會人脈網,“有用的”朋友 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曾憑借父親跟匯豐銀行的關系,用未收購的香港電訊跟匯豐作為談判條件,拿到了數百億元的授信,憑借著匯豐的支持,他成功擊敗了新加坡李光耀之子拿下了香港電訊。也曾借助父親的聲譽從政府拿到64畝免費土地開發數碼港。
象征資本
和職業、社會地位相關的一些獲利,如父親的職業聲望直接給孩子帶來益處 雖說柳青是商界出了名的拼命三娘,但其一現江湖就博得萬眾矚目與支持,很難說不是得益于爸爸柳傳志(聯想創始人)的聲譽背書。
以上雖說都是例舉了名人爸爸,但每一個平凡而普通的爸爸,都有可能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圍內,或多或少地為子女提供上述四個領域的“資本”(2)。
打好配合 - 共同育兒 婚姻走到生兒育女這一步,和誰共同育兒已成既定模式,為了這個組合的價值最大化,要盡力打好配合。有時候配合得當,“豬隊友”也能變成“神助攻”。
調動爸爸的“助攻”積極性相當重要
除了上述資本外,在日常生活中爸爸還能提供很多方面的具體幫助:比如得當地管教督促孩子,間接照顧孩子,支持媽媽,共同經營家庭,維護良好家庭氛圍,共同抵御外部壓力等等。具體如何做,在今后的系列文章中,我們再詳述。